前言

写本篇文章的初衷是追寻各浏览器对css、js实现性能而码,再说了,个人认为要做个负责前端应该要对其底层有所了解,这样在有的时候对bug能迅捷的对症下药。

小熊花了近6个小时搜索相关资料加上本身开发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本篇。起初开始的小熊只知道IE核心、FF核心、OP核心等(前些年的主流浏览器),而如今风行的Safari(本文简称SF)和Chrome(本文简称GG),都是Webkit的开源核心,虽然代表是Safari,但感觉GG沾上google的光芒似乎在PC端上比SF更流行,咱开始详谈。

(本文偏向历史以及核心更新讲解,相对枯燥,若亲感觉对该类不感兴趣请和谐偶这篇文章)

四大核心

IE——Trident核心:

 排版引擎:Trident

   IE6:对盒模型以及DTD的更新(尽管这么更新了,咱还是觉得很多方面不行,是时候淘汰了啊 -    -)。

   IE7:咱最无奈的png32 alpha通道在这一代是修复了,其实主要是png32半透明通道的问题,IE6只能扛PNG8的全透明通道(IE6除非滤镜),其次是部分排版的问题(出名的float问题,还有多了一只猪和height归属是否应该找父层麻烦等哈哈。)

   IE8:CSS3部分伪类跟上了(:after :before,多见著名的clearfix手段)。

   IE9:HTML5、大批CSS3跟上进度了。

   IE10:条件编译废除,filter废除(相当开心,对于filter hack不用愁了)css3渐变跟上(IE10结论为小熊检测得出)。

 JS引擎:

   早期(3~8)JScript

   近期(9~10+)Chakra(音译貌似是查克拉 - -,鸣人蛋疼 - -)

   使用该核心的浏览器们:

      Avant Browser(前身为IeOpera)

      Maxthon(前身为MyIE3.2、MyIE2)

      GreenBrowser(前身亦为MyIE3.2)

      TouchNet Browser

      腾讯TT

      GOSURF

      世界之窗(TheWorld Browser)

      MiniIE

      Sleipnir

      MyIE(新版4.x为GreenBrowser作者发布,3.2及之前版本为Maxthon、GreenBrowser、            iTreeSurf等浏览器的前身)

      iTreeSurf(LovelyTree,前身亦为MyIE3.2)

  PS:微软旗下开发的浏览器核心,早期与网景竞争的大头,最后以市场较大和采取一些和谐的手段(不解释,微软大家都懂的 - -)把网景市场硬是给压下去了。

FireFox——Gecko核心:

  排版引擎:Gecko

  JS引擎:

    早期(1.0~3.0)SpiderMonkey:第一款JS引擎,由Brendan Eich在网景时编写。

    (3.5~3.6)TraceMonkey:基于即时编译的引擎,其中部份程式码取自Tamarin引擎。

    (4.0~至今)JagerMonkey:德文J?ger原意为猎人,结合追踪和组合码技术大幅提高效能,部分       技术借凿了V8、JavaScriptCore、SquirrelFish。

  使用该核心的浏览器们:

     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*

     Mozilla Firefox *

     AOL for Mac OS X

     Aphrodite *

     Beonex Communicator *

     Camino

    CompuServe 7.0

    DocZilla

    Epiphany(2.28起改用WebKit)

    Galeon

    IBM Web Browser

    K-Meleon

    Kazehakase

    Lunascape

    ManyOne *

    Maxthon

    Minimo

    Netscape 6.0和以上 *

    Salamander

    SeaMonkey *

    Skipstone

    Flock *(3.0起改用WebKit)

    Sleipnir(需自行安装)

    PS: *表示使用Gecko来渲染基于XUL的用户界面。可以说是 Netscape (网景)的继承人,它们的目标是:“木有蛀牙” - -,开玩笑,FF(Mozilla)开发团队的目标是构建于标准100%兼容的浏览器,是小熊最喜欢的浏览器。

GG/SF——Webkit核心:

  排版引擎:

    (早期SF)KHTML引擎

    (也不知啥时候至今,SF/GG均采用)WebCore引擎,由KHTML引擎衍生成WEBKIT自己构建的排版       引擎

 JS引擎:

    (早期SF)KJS引擎

    (过后一段时间,SF采用)JavaScriptCore引擎

    (4.0至今,SF)Nitro引擎(原名:SquirrelFish)

    (GG)V8引擎:小熊认为V8是个好引擎,在JS执行效率上确实很强大。

 使用该核心的浏览器们:

    Google Chrome

    Safari

    搜狗高速浏览器*

    傲游3*

    QQ浏览器6*

    枫树浏览器*

    PS:*指(webkit/trident双引擎),Webkit本身早期代言是SF,不过GG的市场看上去比SF大,      WEBKIT高呼:开源就是好,漏洞修复快。

OPera——Presto核心:

   排版引擎:

    (早期4~6)Elektra引擎 , 再早点的资料(例如3.5)小熊没找到

    (7+)Presto引擎:由Opera Software开发的浏览器排版引擎

   JS引擎:

    (4.0~6.1)Linear A引擎

    (7.0~9.2)Linear B引擎

    (9.5~10.2)Futhark引擎

    (10.5+)Carakan引擎

   使用该引擎的浏览器们:

    Opera 7与之后版本

    Opera Mobile

    Opera Mini

    Nintendo DS Browser

    Nintendo DSi浏览器

    Nokia 770浏览器

    Sony Mylo COM-1's浏览器

    Wii Internet Channel浏览器

    PS:大老牌了 - -,一直存在,不过国人很少会用,偶经常在翻国外一些老插件(兼容IE5.5的        那些时间儿),能看到Cross Browser IE5.5 FF1.0 Opera7的时代 - -,历史相当悠久,另         外,DW MX至CS3版本的核心也是Presto,CS4之后改为使用Webkit核心。

排版引擎注意点

   排版引擎不是直接就是css引擎了,里面包含了dtd模式规则和css引擎等,一个相当经典的问题,在html4的时候a标记内不应该包含块级元素,所以排版引擎还要根据自己的嵌套规则(跟dtd相关)来进行排版,对于支持html5的浏览器而言,对结构的探讨有了重大变化,例如a标记可以嵌套块级元素等,这里放一个有点历史但还挺标准的结构嵌套规则图(至少 cross 现在的所有浏览器):

  大部分壳浏览器(偶也学耗子这么说了)根据吾国天朝人的操作习惯及网银问题,基本都使用Trident核心,而过后推出的双核浏览器并不存在啥优势,只是简单的将开源的Webkit核心与Trident核心融入到一个浏览器上(据一个开发浏览器的朋友说,一个壳浏览器装两个核心基本不存在太大难度,要将上面所述的4个核心都融入在一个浏览器下,切换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),相信有的人已经受不了偶的唐僧了,为看到这里的亲们娱乐一下,剩下放出一些内涵图片,哈,差不多就讲到这里。

原文地址:http://jser.in/%e6%b1%87%e6%80%bb%e5%90%84%e6%b5%8f%e8%a7%88%e5%99%a8%e6%a0%b8%e5%bf%83js%e5%bc%95%e6%93%8e%e5%8f%8a%e6%8e%92%e7%89%88%e5%bc%95%e6%93%8e%e6%b7%b1%e7%a9%b6-295.shtml